您的位置 - 首页 - 活动乐园活动报道

   
 

成就孩子最好的自己


----新浪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老师谈儿童教育

育儿即育己,孩子就是一所学校,每个孩子的降生和成长都要求父母不断地学习、思考和增长智慧。1219, 新浪知名育儿博主、儿童教育学者王人平老师做客“星星的家”少儿系列讲座,主讲“成就孩子最好的自己”,用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,畅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应对常见问题,赢得了三百余位听众的阵阵掌声。

王人平老师是儿童教育学者,致力于儿童成长、儿童心理、亲子关系和父母的自我成长的研究和实践。新浪微博粉丝超过70万,被新浪教育评选为“2012年度中国榜样家长”,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“守护童年——好爸爸教室全国公益行项目顾问”,《父母世界》《时尚育儿》《我和宝贝》《婚姻与家庭》等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。

在讲座一开始,王人平老师就提出儿童教育面临着三个问题:一、孩子是什么;二、孩子需要什么;三、父母该做什么。认识孩子是爱孩子的基础,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是人,而且是独特的人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习惯于用说教、惩罚、利诱等方式让孩子就范,王老师认为这是放大了孩子的动物性,摧毁了孩子的人性。其根本问题就是没有明白孩子是“人”,而不是“兽”,错把育儿当成了“驯兽”。孩子生来都是孤品,是原创,为什么活着活着就变成了赝品、变成了山寨?家长们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,喜欢比较,盲目跟风,从而使孩子丧失最宝贵、最独特的人生财富,成为折翼的天使。他谈到错误的教育指向往往是“输赢”,过度地强调成才、成功、比别人更强,这样的做法会使孩子感觉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,时刻生活在被遗弃的恐惧之中,而这些也正是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症结。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生存、懂得生活和追寻生命的意义。

为了成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,父母该做些什么呢?王人平老师从陪伴、关系、榜样、沟通、学习、留白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。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有被了解被尊重的需要,孩子需要从父母身上获得存在感、安全感及归属感。王人平老师认为孩子的培养其实就是“陪着养”,给孩子更多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。抱怨没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有很多,但在王老师看来陪不陪孩子,本质上并不是时间问题,而是选择问题,钱可以暂时少赚点,工作可以再找,但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。在孩子的陪伴上,父母只有一次机会,一旦错过就是永远错过。王老师认为关系大于教育、先于教育、包含教育。在充分的陪伴下,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及亲子关系,孩子的教育便会顺其自然,变得简单许多。期待孩子有什么改变,父母得先让自己成为那个改变;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得先让自己成为那种人。教育孩子的过程,其实就是一个检验家长自己的价值观、人格素养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。王人平老师在讲座中结合他个人的实践和思考提出,除了关系之外,榜样是家庭教育的另一大核心要素。孩子是通过父母做了什么,而不是说了什么来学习的。孩子的表现往往是“果”,父母的榜样示范和教养方式才是“因”。当我们总是思考“孩子胆小怎么办?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”这些问题时,已经进入自限式的思维模式。这种只局限于针对“果”的措施,往往不是解决而是掩盖问题,并让问题在拖延中累积和强化。家长们该有的思维模式是:我做了什么,让孩子有现在的表现?接下去做些什么,孩子会有所改善⋯⋯父母们应该学会做一个可以模仿并注定被超越的好榜样。

孩子是父母的镜像,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,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。最后,王人平老师用“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,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好”作为此次讲座的结束语。整场活动王老师用他的敬业、智慧与激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读者,读者们热情的提问,让讲座整整延长了一个小时。

 

新浪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老师主讲“星星的家”少儿系列讲座

许多读者远道赶来聆听讲座

王人平老师激情充实的讲座内容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良多

读者认真记录讲座笔记

讲座结束后王人平老师耐心解答读者一个又一个育儿问题


[日期: 2016年01月05日 ] [ 作者: 熊陈,韩佳 拍摄:熊陈 ] 


上一篇: 认识身边的建筑材料

下一篇: